別樣文具店 全職太太經(jīng)
初次進入葉太太的文具店時,真的很難說明白這到底算是什么店:有大堆特色公仔陳列的柜臺,在另外一邊,琳瑯滿目的文具、還有少女飾物平分了其余“秋色”。葉太太的小店面對諸多競爭,反而越開越旺。
作為熟悉南京市場的本地居民,當了兩年家庭婦女的葉太太決心重回“競爭市場”創(chuàng)業(yè),其創(chuàng)業(yè)計劃本是無比明確的:開辦面向普通中學生的中檔文具店,賺多種經(jīng)營的錢,沒想到初開店時還是遭遇了小小的選址挫折。
原來,她找遍了整個南京市,也沒有在某個中學附近找到月租金在500優(yōu)惠以下的店面。這時,剛好一位老家的親戚來拜訪,說自己剛在揚州開了一家飾物超市,生意很好;葉太太于是想,文具店在揚州這樣的“二線城市”也應當很有發(fā)展空間,不如就去那里開吧。于是,在親戚的幫助下,她在揚州某個中學附近找到了一個不錯的鋪面。
到了進貨時,葉太太本想多選幾家店進貨更容易多種經(jīng)營,可實際操作卻離理想很遠。有一天,她在超市買東西,突然心中一亮:為什么我不可以在一家大供應商那里進貨呢?于是,她回南京精心挑選,終于找到了一家文具供應商,不但有種類繁多的文具供應,而且還有飾物、等產(chǎn)品供應,而且有專業(yè)物流隊伍負責運輸價格更優(yōu)惠。
剛開店的時候,葉太太的貨品也沒有多么顯眼。某日,一位女中學生在商店里閑逛,毫不留情地對店員小姐說:“你們有的東西別人都有,毫無特色可言?!比~太太正好聽到,虛心向顧客請教,顧客舉例說,就說毛絨公仔吧,小熊、兔子與鴨子都是常見品種,但別的合格品店就有別致的小腳丫、小巴掌賣,感覺就不一樣了。
葉太太覺得言之有理,看看自己的小店,的確缺乏新意與亮點。她從此細心觀察時尚潮流,虛心向自己的侄子、侄女、表弟、表妹請教,看看現(xiàn)在的小朋友與少男少女到底喜歡什么樣的產(chǎn)品,漸漸地摸索出了一些門道:一是但凡電視劇行的生活亮點很快就會在街頭捕捉到,如法炮制進貨就可事半功倍;再者,都市年輕人討厭與別人雷同的玩具飾物,越少見的東西就越受歡迎,所以葉太太就經(jīng)常去揚州的其他商家調查,但凡已經(jīng)泛濫的貨品就不再進貨,時尚成為了該店的特色。
學生們慢慢知道這家小店不但有文具賣,還可以買到時髦的玩具,由此一傳十、十傳百,更多的中學生成為了店內的固定客戶。葉太太的小店越開越紅火,可見在創(chuàng)業(yè)的過程中,推陳出新的重要性。